足球直播

爵士鼓(如何系统学习爵士乐?JZSchool爵士鼓博士徐之曈详细解读)

时间: 来源:黑土直播
标签:爵士鼓


作为一个爵士鼓手,既会听和声色彩,又能做Bandleader,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......


作为一个爵士鼓教师,对于学生,既能给予专业上指导,又能提供精神上的支持,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......



在疫情封控了三个星期后,我们决定将全日制的部分公共课转为线上网课,除此之外,还为全日制的同学开展了纯对内的“答疑解惑”活动,请老师来和大家聊聊天,并解答一些相关问题。当然,聊天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、情感咨询、美食分享等等。


结合统计下来的数据,上周请来了“呼声”较高的徐之曈老师,可以说他是 JZ School 最具人格魅力的老师之一



“对于我来说所有的音乐风格只不过他的玩法不同而已。玩儿的东西不一样,但是最后你会发现,所有的音乐好的那一面,到顶点的那一个点,追求的这个点都是一样的。”


作为90后年轻一代爵士音乐家的他,更是对专业、教学、亦或是音乐本身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认识。


同学们叽里呱啦地问了很多问题,本来预计75分钟的活动,最终聊了三个小时.....



*以下是我们总结的问答干货*

料很足,收获很大!

建议大家收藏、在看、转发三连~


徐老师在JZ School上大师课


鼓、律动和曲子走向


01 如何听曲子节奏组的律动?选节奏组里的哪个声音作为参考?


首先我们要清楚,节奏组一共有几个乐器。第一个是鼓。第二是贝斯,第三钢琴,第四是吉他,这四个乐器被称之为 rhythm section,节奏组。


我们这四个乐器虽然都是节奏组,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同的。鼓的作用是影响整个曲子的走向、起伏、段落跟段落之间的衔接、律动的变化等等。


贝斯的作用一是律动节奏,二是整个曲子的和声性质,他要做得很清楚。


钢琴负责和声色彩。他要把色彩做好,吉他其实跟钢琴的作用是一样的。


当我们听曲子节奏组的时候,要去看这个曲子是围绕着什么。有的曲子是以律动为主的,那他和声可能很简单,我们主要听鼓跟贝斯的律动。


有的曲子以和声色彩变化为主,那你要去听钢琴,听钢琴的色彩是怎么弹的,Version是怎么弹的,律动是如何融入到和声里的,他们的关系是什么。


有的是以旋律为主的,那吉他需要做很多旋律的工作,或者很多 Groove 的工作。你自己去找平衡就好了,因为每个段落大家都围绕一个核心嘛,你只要把这个核心判断出来了,大概就知道应该以哪个乐器作为参考。


02 作为其他乐器的演奏者,怎么样从鼓的演奏中,扒(学)到一些东西?


听鼓的话,主要就是听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律动跟曲子走向,我觉得这是鼓这个乐器最能给曲子带来的东西。

比如说,强弱的走向,激烈跟不激烈,一般都是鼓手影响整个曲子。钢琴没办法像鼓那样轻松地就能带着整个曲子走。


所以我觉得这是鼓这个乐器它的一个优点。当然也是缺点。如果控制不住的话,整个音乐就容易失控。


所以你听鼓的时候,不用特别明白他右手在干嘛,左手在干嘛,要听一个整体,他整体想表达的句子的走向。

他是上行还是下行?他带来的曲子的音符的律动是密集还是松弛?他给你留了很多空间,还是他塞满了很多?其实管乐跟鼓之间的关系,很多时候就是谁去填这个空间的事情。


尤其管乐我会特别注意,他的句子什么时候起,什么时候停,他停的时候停多久。当他起了一个激烈的句子的时候,我是把它让出来,还是跟他去做类似动机的句子。你可以这么去听鼓,他到底想影响曲子往哪个方向走。



03 如果一个乐队里有两个鼓,作为一个鼓手,需要考虑什么?


我会更注意的是去分配我的音域,就是说我们两个鼓干的事情不能在同一个音域里,这个是需要主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。比如说这个曲子这个段落,谁是中高音区谁是低音区。


但这个主要还是即兴,如果说另外一个人已经选了偏中的(音域),那你就自然而然地往高处去就好了。


04 鼓和贝斯的正拍,一定要合在一起吗?


不一定。


一个鼓跟一个贝斯,两个人都去玩四分音符,一个打 Ride,一个弹 Walking。有时候他俩是 100% 在一起的,有时候贝斯比鼓前“一点点”,他带领着鼓,然后他俩一直等量地这么进行。有的时候是鼓在前面,带领着贝斯。这个就是看鼓手跟贝斯手之间合作的感觉和默契是什么样的。


但这里的“一点点”是很细微的,只是感觉上的“一点点”,音符都是准的,只是感觉在鼓手前面或者在鼓手后面。



Swing 和三连音


05 在你的节奏课里,为什么要先教大家练 16 分音符,再练三连音呢?


其实大家更习惯 16 分音符,因为 16 分音符比三连音要容易,它的感觉要比三连音更容易找到。


三连音你想把它做好的话,其实是很难的,他的感觉比 16 分音符要难。所以你为什么玩 Swing 的时候,觉得爵士八分音符很难去做,或者很难去找到三连音的那个感觉,因为他不是整数,可以这么去理解。


所以,在课程安排上,16 分音符第一学期的时候学,三连音第二学期学。


06 Swing 是不是三连音?


爵士八分音符,它不一定是三连音。它可以是宽一点的,也可以是窄一点的。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练三连音呢?


首先三连音,它是最容易能帮助你找到 Swing 感觉的音符。抽象一点说,你觉得爵士八分音符以什么标准来衡量?没办法衡量,也没办法去固定。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,肯定要有一个标准化的东西,那就是三连音。


从音乐的感觉上,他能让你最快、最容易找到 Swing 的连贯性,以及 Swing 的感觉。


其次,当你能做好三连音的时候,你也可以做好宽一点和窄一点的东西。这就是我们练三连音的原因,一定要练三连音。



07 以前有人说我的 Swing 不够 Swing,怎么样去判断?


首先 Swing 不够,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你演奏的音符不稳定。如果你从头到尾所有的爵士八分音符都一样的话。那他肯定会稳定,就会觉得很 Swing。


如果这一拍和下一拍不一样,或者军鼓用的八分音符,跟 Ride 上的爵士八分音符不一样,那他就会一直捣乱,有杂音,律动上就会左右晃。


这种“不稳定”让人很难听进去你的律动,所以就不会很 Swing。解决的办法,就是拿三连音去练,三连音练好了之后,你就能控制好你自己。


稳是第一步,然后是音色,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

练琴、Solo 和调性


08 不想练琴的时候,怎么跟自己和解?


不管是什么样的乐手,他都有苦练琴的一段经历,不管是谁都有这么一个经历。我们其实就回头去想,你现在是不是处在一个这样的阶段呢?


如果处在这样一个阶段,你不想练琴的话,是没办法跟自己和解的。因为这段时间不是自己逼自己,就是别人逼自己。


我说的这个稍微有点绝对,但是学音乐嘛,技术工种,你不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,是没办法学明白的。


不想练琴的时候,跟自己和解的方式有很多,我可能不是在乐器上去练,有可能我是听音乐去学习。我有很多其他事情去做,但也可以尽可能地去跟音乐沾边。


09 会不会在某一段时间,觉得自己弹的东西怎么听都很不好听?


我经常有这样的阶段,我觉得有这样的阶段不是坏事。一般这样的阶段之后,迎来的就是进步,你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。


那你怎么能度过这个阶段,你要去合理分析当下不满意的点。你是因为演奏乐器的技术方面,还是因为音乐性方面。


他永远是两个平衡木。我这段时间音乐性好一点,技术不好,那我需要去练很多能力方面的事情,去练技术。

这边练好了,你会发现很多下意识的东西并不能主动控制,音乐性不行。那你需要听很多音乐,尝试很多跟音乐性有关的练习。


永远都是这么进步的,你不可能一个进步很多,然后另外一个不动,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说我们最快的进步方式,其实就是你能合理地分析出你自己目前处在什么样的阶段,我到底是技术欠佳还是音乐性欠佳,然后需要补哪个。



10 自己的音乐喜好比较单一怎么办?


我觉得这个没问题。如果你担心会影响自己吸取不同元素的话,可以多看演出。很多时候我们开始喜欢新的东西、喜欢新的风格,大多是因为看演出来的,而不是只听歌。


你如果对一个东西觉得无感,但是你觉得这个是有必要的,那我的建议是你去看一看跟这方面有关的演出。现场演出会对你有帮助,比你听歌要好,因为现场演出会直接刺激到人。


听音乐只能让你合理地去分析,让你更理性,但是现场的演出能刺激到你的某根神经。


我有几次,在音乐上很大的改观跟进步,都是看演出看来的,我甚至可以清楚说出哪场演出给我什么样的刺激。所以我的建议是多去看现场演出,这个是比较重要的。


11 一位 Sax 手提问:Solo 的时候如果状态不好,大脑会一片空白,这种情况怎么去避免呢?


所有人演出都是看心情、看状态的,这个状态会影响你大脑想的多少,紧不紧张等等。


所以第一,上台的人都要脸皮厚一点。第二,演奏的时候,尽可能地去思考一些句子。你是以句子的形式去 Solo,而不是想我右手要干嘛,我左手要干嘛,练过哪些套子,练过哪些节奏型。


其实你跟萨克斯 Solo 的时候想的东西是一样的,只不过是把这些安排在鼓上。我们要从低音到高音,我们也是在打旋律。只不过鼓这个乐器,它没有那么具体的音程。这是缺点也是优点,因为没有具体的音,所以我们容错率稍微高一点。我们可以靠演奏者的想象把它丰富起来。


12 扒带对 Solo 有帮助吗?


我鼓励所有鼓手都去扒带,扒带很重要的点在于,你去学他们的句子的表达方式。他们如何去构建句子,如何处理前后句子的关系。


然后你用这个来练手,我并不希望你们演奏的时候演别人的 Solo,这个东西没用,那个不是你,那是你扒的那个人,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思路去学他组建句子的逻辑。


13 鼓手要在 Form 里面 Solo 吗?


我们所有的鼓 Solo 都一定要在 Form 里面,鼓 Solo 不是随便多少个小节就 Open 好了,鼓手 Solo 在 Form 里的话,那所有其他的乐手也要在鼓 Solo 的时候去数小节,要真的跟着这个曲子的 Form 走。


如果是对和声色彩很敏感的鼓手,它会根据曲子的和声色彩去 Solo。刚才有人问,“鼓手 Solo 的时候我丢了怎么办”,有两种可能,一种就是你丢了,另一种是鼓手丢了,在有段落的前提下,你们之后就要自己盘,到底是谁丢了。


14 句子的构建有哪些因素?


我构建一个句子的时候,会去找他的这个想法是以什么的 motive 作为起点去发展的。大概分析完了之后,看这个动机在前面后面有没有出现,前后句有没有关系,然后再去分析。


比如我们有一种说法,叫乐句有 Question 和 Answer 。有的句子是提问的句子,有的句子是回答的句子,那我怎么让我的句子有提问的感觉?有的时候可能用的未解决的音,有时候用的是节奏,比如说用一些 up beat 的节奏作为 问句。有些时候我用解决的音,用一些下行的句子,或者说 Down Beat 的节奏。


你去分析前后句的逻辑,分析哪个 Answer 是回答前面的 Question ?有几个 Question 几个 Answer,它持续了多久?它持续了一个 Form 还是两个 Form,还是持续了八小节,或是持续四小节?他什么时候换成另外一种感觉的句子?他围绕什么去做?这都是扒带要去分析的东西。


15 同样的调性可以表达不一样的色彩吗?


我可以给你讲个故事,这个故事不是我经历的,是我的一个学弟,去找一个德国的玩 Free 很厉害的一个鼓手上课。那个鼓手问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你能给我打出一个小七和弦感觉的句子、内容跟 Solo 吗?


然后学弟就一脸懵。之后他问,能演奏出一个大调的吗?或者能演奏出一个 sus,能演奏出合成色彩的东西吗?然后那个鼓手说,我现在给你演示,然后他演奏出来的就是那样的感觉。


这就回归到这个东西的本质:和声,调性是什么,它就是色彩。如果你对这个敏感的话,色彩影响的是你的情绪。如果你能在这个情绪里选择合理的声音,它符合这样的色彩,那这个东西就是调性。就看你敏感不敏感了,这世界上是有人可以做到的。


16 Vocal 需要涉猎乐器吗?还是要自己模仿乐器?


我觉得你不需要去模仿任何乐器,因为在 Solo 的时候,你自己本身就是个乐器,你为什么要模仿别的乐器呢?


在所有乐器里面,歌手是最难的,因为你需要比所有的乐器多一个步骤,因为你需要练歌词,要学歌词跟你的发音等等,这是所有乐器都不用考虑的。这是唯一一个需要歌手额外去做的事情,而且这个东西特别难。


我觉得有两个方向,一种是带歌词的,你作为一个歌手在整个乐队的前面去演唱,第二种是你把自己当做一个乐器。


所以为什么你们是 Vocal,而不是 Singer,Vocal是人声嘛。你要把自己当一个乐器,作为一个乐器,其他乐器怎么练的,你就需要怎么去练,而且你是需要拿你的肉身去练,拿你的嗓子去练。


你去练solo,所有的和弦音,所有的包围音,所有的解决,所有的这些套路你都要会,你都要知道你唱的是什么音等等。这些都是歌手要做的,所以歌手其实比所有乐器都难。国内 and 国外。


17 国外的本科、硕士跟博士的演奏专业,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异?


我觉得国外比较好的一个点就是,它比较清楚的知道他要什么样的学生。所以他本科、硕士、博士的课程安排得比较合理。


美国的方式和欧洲可能会不同,在美国你需要自己很拼。欧洲是整个教育系统就让你慢慢学,你也没什么事情做,你就练琴,跟着他学,就能学得差不多。在美国你需要自己很清楚你要什么,因为机会多、人也多,你需要自己去拼一些东西出来。


别的我可能给不了什么建议,德国的话本科教育其实是比较偏基础化的,跟我们目前 JZ School 的课程安排比较像。


他希望你本科毕业能达到的水平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曲子。硕士是在这个基础上,通过两年的时间来帮助你实现音乐上的想法,你想要干的事情,想要玩的东西,以及所有都是成型的。


按理来说,硕士毕业之后,你是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。有演出也好,有教学也好。所以他整个硕士的课程安排,没有那么基础。课程量也会比本科要少很多,因为它需要学生有时间出去演出,去跟社会挂钩,比如他教你怎么去混音,教你如何出 CD,维护你的版权等,这方面的课会比较多。


等到博士的时候,德国的演奏类博士虽然不需要写论文,但要准备 1-3 场毕业音乐会,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。入学比本科硕士竞争也要大一些,比如说我本科的话,一个专业录取两个或三个,硕士的话,基本一个专业只录取一个,学校规模大一点的话录取两个。博士是学校所有专业算起来,一起考试分配名额,跟所有的专业合在一起去评判。学校会出一个评委组,这十个老师会有钢琴系、弦乐系、管乐系的教授们,他们给你评判,最后全学校大概 10-15 个名额吧,每个学校情况也不太一样。


比如说我考的时候,下面全是古典的老师,没有人懂爵士是什么。他们要给你评分,要决定你入不入,还要跟他自己的学生竞争,整个学校可能也就十个名额,全学校所有学生加起来十个名额,他要分一个给爵士系,所以这件事其实是挺难的。


德国是入学难,毕业也比较难。他不像国内上了大学基本就能毕业。我有很多同学从大一读到大三,大四时曲式分析没过,结果被开了。学校的秘书办事快一点,两周就把退学手续给你办好,还没反应过来,你这个专业全德国都上不了了,就只能去别的国家,因为它都是联网的。



18 如果说,各方面条件不足以支持出国学习的话,在国内的五六年时间里面,也可以实现爵士乐入门吗?


我觉得这就是 JZ School 在做的事情。找的这些老师也好,学校做的事情也好,其实就是让国内的这些人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教育。其实老师、内容这些跟国外是一样的,大家努力就好了。


可能一年不够,那你需要两年、三年、四年,有一个好的专业老师可以引导你的话,其实是一样的。社会上演出的机会也能帮助你提高,我觉得是可以达到的。创作和未来发展


19 你怎么看待那些相对比较容易、适口性比较强的音乐?


对于我来说所有的音乐风格只不过他的玩法不同而已。玩儿的东西不一样,但是最后你会发现,所有的音乐好的那一面,到顶点的那一个点,追求的这个点都是一样的。


国外上学遇到的学古典的比较多,周围没什么学爵士的人,但你也跟大家一起聊,聊很多音乐。


从音乐的角度出发,你会发现大家聊的东西其实是一样的,只不过我们演奏音乐的方式不同。


20 如果我做出来的东西,大众不接受呢?


我觉得「能不能被大众接受」这件事情是靠运气的。


不管这个东西是做给我自己,还是做给市场,在艺术层面上自己要过关,剩下的事情,只能是交给别人了。


21 真正好的音乐未来在哪里?我们能做些什么?


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,大家其实都在掌握这个平衡“市场商业/和自己的艺术追求”。很多人会认为自己搞的艺术,那我不应该向市场/商业妥协,会比较坚持自己的内容。


另外一部分人不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自己喜欢的,他只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市场需要的,然后去做些比较能商业化的内容。这两个极端情况其实是我们会看到的,我希望大家在这两件事情中找一个平衡。


如果我们回头去看那些艺术家跟大师,你会发现这些人都在商业跟自己的艺术性中间找到了平衡点。我觉得如果你能找到像一个开关一样东西,把这两件事情分开,是比较好的方式。


比如说,如果我计划做专辑的话,可能我会做一张满足我自己内容的专辑,那你只需要考虑你想尝试的内容就好。做第二张的时候,就可以考虑能不能在当下这个时代点找到一些平衡,又符合当下市场的内容,但是专辑的内容又是自己觉得可以接受,能符合自己艺术追求的。


当然这件事情不是一个绝对的事情,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想法,所以音乐才会变得多元。


“我们全面积累了很多东西,那些东西就是为了让我们后面不用思考那么多,不需要通过理论来支撑我去演奏音乐,就是根据我自己当下的,比如说我的情绪,根据我当下的感觉去表达音乐。”


作为一个爵士鼓演奏家,他结合理性与感性进行的创作与表达,影响了一批初入爵士的新人。


在本次活动中,不同专业的同学都从中有所收获。他不仅仅为大家解答了专业上的困惑,同时也大大鼓舞了一些疲倦的同学,提高了他们的练琴动力,并激发他们的思考。


那么,希望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

也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爵士


相关足球新闻